合作画,到底有没有价值?
《康熙南巡图》(清•王翚 杨晋等)
有朋友问到,画画有没有一种情况是在各自的部分体现出不同的风格,也就是风格迥异的合作画,也会值钱?
我回答说:一幅好画的评价是以最后成品来评价的,并非以每个人的局部优劣。罗马柱很美,徽居马头墙很美,潮州木雕窗户很美,组合成一栋房屋会很滑稽。警帽很美,唐装很美,沙滩裤很美,绣花鞋很美,如果你这样穿一身会美吗?美的最基本的一条,就是协调,各组成部分间的和谐,失了和谐一定不美。
《江山如此多娇》(现代•关山月 傅抱石)
合作画,到底有没有价值?
几年前,一篇品评岭南三位名家合作作品《真的大气?》的拙文,引起岭南美术圈关于合作画价值争议的风波,争议的核心在于那三位名家的风格协调问题。三位合作画家均为当代名家,虽各是高手,而合作作品却是气散神弱,杂乱无章,各自为政。我在关山月美术馆观展,展厅偶遇老友著名美术史论家陈履生先生,得以一同品赏关山月、黎雄才、杨善深、赵少昂四位大家的六十余幅合作画,深为四位前辈大家配合之默契、风格之和谐所触动,再生我关于合作画价值的话题。
展开全文
所谓合作画,大抵有三类,第一类是指一人命题、一人或多人执笔,如传为佳话的老舍命题、齐白石执笔的《蛙声十里出山泉》;第二类是指一人题款、一人或多人执笔绘制,如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毛泽东题画名关山月、傅抱石合创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;第三类是指两位以上画家共同执笔署名创作的作品,如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关山月、黎雄才、杨善深、赵少昂四人合作的作品。我们一般所说的合作画主要是指后两类。
合作画古已有之,有出自画家雅集,有出自画家游戏,也有不同画家“隔空”仰慕而为,美术史上不乏名作,如李成和王晓合作的《读碑窠石图》,王翚主笔的《康熙南巡图》,赵孟頫、赵雍、赵麟祖孙三人隔代所画的《赵氏三世人马图卷》等等。
《读碑窠石图》(五代 李成•王晓)
新中国成立后,老舍和齐白石以命题创作形式合作的《蛙声十里出山泉》,美术界传为美谈。近现代最著名的一幅合作画,当属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关山月率先绘画近景松树,傅抱石绘制山岩瀑布、长城,交互混合描画远景雪山和东海日出,间或共补互添,毛泽东亲笔题字,是美术史上罕见合作佳制。据傅抱石自述,两人“一直担心着画的效果,每一下笔,都硏究再三”,“力求在画面上,把关山月的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,和我的奔放、深厚浑为一体,而又各具特色,必须画得笔墨淋漓,气势磅礴,绝不能有一点纤弱无力的表现。我们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是一个新的尝试,表现技法上,固然需要不断摸索,就是所用的工具也得重新设计”。
但是,即便古今合作画不乏名作,甚至不乏标程之作,在当代艺术收藏市场上,合作画却依然倍受冷落;世俗艺术市场观念上,也往往是“合作画不值钱”的一句话。那么,合作画真的“不值钱”?到底该怎么看待合作画的价值?众所周知,艺术品的最高价值是文献价值,具备这一条,也意味着有了历史价值。从这一点上看,优秀画家的合作画,具备了最基本的价值要素,它往往会成为研究画家艺术历程、艺术交流学习,甚至是时代艺术事件的重要资料。广州艺术博物院所藏八大山人与石涛的合作画《兰竹图》,是至今发现唯一的一件八大山人与石涛的合作画,二人素未谋面,该作属隔空对“画”,先由八大山人画兰石,之后由石涛续补画竹,成为研究二人绘画交流艺术创作思想的重要史料。关山月、傅抱石合作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也是研究关傅二人艺术所不可或缺的。可见,合作画的价值不容忽视。
老舍和齐白石以命题创作形式合作的《蛙声十里出山泉》
然而,合作画虽然具备了文献价值,很多作品却依然不被市场甚至学术界认同,原因在哪里?
其实原因很简单,不外乎合作画的画家艺术风格差距过大,画面构成元素不和谐,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的艺术作品。当代艺术市场繁荣,名目繁多的画家聚会,合作便成为了一种表面形式,更多的是浓重的应酬性。在这种状况下,合作的画家毫无共同创作之心,各自为政,不事自我风格的迁让,随意而为,最终导致了作品构成部分的风格差异,气韵凌乱。更有甚者,合作的画家在浮躁或者不负责任的心理支配下,完全把合作画视为附庸风雅甚至调笑娱乐的套路游戏,立意乏味,题材媚俗,结果是,作品面目鄙俗,惨不忍睹,毫无价值。
那么,合作画到底有没有价值?答案是肯定的,有!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:
1:立意明确,创作性强。
2:合作画家各自执笔部分风格协调。
3:款识完备且符合作品章法。
符合以上条件的合作画价值一定不菲。
李琰 高剑父纪念馆馆长
关山月、黎雄才、杨善深、赵少昂合作画
白云松涛 104.5cm×52cm
翠鸟红枫 96cm×47cm
岭南春色 135cm×66cm
芦花枫叶 97cm×47cm
木筏 104.5cm×51.5cm
秋山行旅 104cm×52cm
山水风帆 104cm×51.5cm
雁来红雀图 67.5cm×34cm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