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易流水突破91亿,5名开发者因信用卡套现App获刑
近年来,一款名为“海草生活”的App迅速崭露头角,它号称为小微商户提供便捷的移动收款工具,支持微信、支付宝、信用卡等多种支付方式,且无需复杂硬件设备,凭借其简单注册、快速收款、实时到账及低费率等优点,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。然而,这款被广泛推广的“收款神器”,实际上却被不法分子利用,成为了进行信用卡套现的工具。不到三年时间,这款App成功吸引了3.7万多注册用户,交易流水竟高达91亿元。
根据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的公诉,今年2月,法院依法判决吕某甲等5人犯非法经营罪,分别被判处五年六个月至二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,并对部分被告适用缓刑,此外还处以罚金。吕某甲不服判决提出上诉,案件目前仍在审理之中。
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8年初。当时从事POS机市场推广的詹某联系到软件开发公司经营者吕某甲,提出想开发一款能够帮助用户刷信用卡套现的App。二人达成合作意向,由吕某甲负责技术支持,詹某则负责推广。由于缺乏支付通道支持,初期的计划未能顺利实现。
到了2019年1月,三方通过介绍,吕某甲、詹某与上海Y公司(另案处理)达成合作,开始开发一款具备POS机功能的App,命名为“海草生活”。Y公司提供支付通道和支付牌照,吕某甲则负责技术开发和维护,而詹某则负责市场推广和代理招募。合作后,吕某甲安排弟弟吕某乙等人负责项目技术对接,并招聘了一些技术人员加入开发。
经过多次测试,2021年4月,“海草生活”App正式上线。用户只需下载App、绑定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,并完成面部识别认证,即可注册使用。在App内,用户只需点击“收付款”,输入金额并选择绑定的信用卡,App后台自动匹配商户信息,进行虚拟交易并扣除一定手续费,消费金额则直接返还至用户的储蓄卡中。整个过程不到10秒钟,操作简单快捷。
此App一经推出便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。为了避开银行监管,吕某甲等人设立了一些规则,例如要求套现信用卡和提款储蓄卡不能同一家银行,套现金额不能是整数等,借此掩盖其不法行为。
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,吕某甲等人还推出了“海草展业”App,专门供代理商使用。每个代理都可以生成个人二维码,吸引其他人成为下级代理并推广,从中赚取佣金。同时,吕某甲通过“海草展业”App设置了代理分利的规则,大大刺激了代理的积极性。詹某凭借多年在POS机行业的资源,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等渠道推广App,迅速发展下级代理,业务进一步扩展。通过这种方式,吕某甲等人最终吸引了大量代理商,交易流水达到了惊人的91亿余元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Y公司因经营问题在2023年关闭了支付通道。此时,吕某甲联系到唐某,通过其引入新的支付通道,继续运营“海草生活”App,直到2024年1月,灌南县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,正式展开调查。经过侦查,警方确认“海草生活”App涉嫌非法经营,并于1月31日将吕某甲等人抓获。
调查显示,至案发时,App已吸引了超过3.7万名用户,交易流水高达91亿元,而通过“海草展业”App发展起来的代理商超过7000人。经专家鉴定,App的核心功能之一——虚构交易,明确构成了非法经营行为。
在案件审理过程中,灌南县检察院检察长魏震深入剖析,认为“海草生活”App的交易本质上是虚假的。尽管Y公司具有支付牌照,但“海草生活”App却通过虚构交易,改变了信用卡消费的原有功能,将其转化为现金贷款,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,违反了相关金融法规。
最终,2024年10月16日,灌南县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,并提出对主犯吕某甲、詹某等人提起公诉。法院根据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,判处这些涉案人员有期徒刑,并依法处罚。
此外,灌南县检察院在案件办理的同时,也针对发现的支付监管漏洞,及时提醒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类似违法套现事件再次发生,以维护市场秩序。如今,许多银行已针对信用卡套现行为建立了实时监测机制,并积极打击相关违法行为,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。
评论